立即下载
我区推进“四联三为”构建“大群众工作”格局
2013-09-16 08:41:46 字号:

  “多亏了‘直通车’,今后再不用过‘外面下大雨,家中落小雨’的生活了!”解放路街道丰泉古井社区的残疾居民陈晓琪家的屋顶漏水,很想找人帮忙,心愿被上传到芙蓉区“群众工作直通车”信息化平台后,很快就有热心党员上门帮忙解决。

  “群众工作应提升到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芙蓉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11年7月开展“群众工作直通车”工程以来,如今全区3000名干部及68个区直部门,全部联系到对应的社区、企业、项目和家庭,“四联三为”实现全面覆盖、无缝对接。通过为民办实事、为项目服务、“直通车”扩容等举措,构建起干部贴心、居民幸福、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群众工作”格局。

  直通车服务: 纳凉议事会解决“老大难”问题

  因为二次供水等原因,定王台街道邵阳坪41号居民楼用水难问题困扰社区居民多年。今年7月,市委政法委驻黄泥街社区群工站组织召开纳凉议事会,这一“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一杯清茶、几张板凳,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围坐在一起促膝恳谈……如今在芙蓉区,这样的温馨场景随处可见。随着600余场民情恳谈会、民主议事吧、纳凉议事会的开展,50余场广场文化主题活动的举行,解决突出信访问题和上访案100余起、历史遗留问题70余个。“带上笑容带上情感,走街串巷嘘寒问暖,满腔热忱肩负使命,听取民意排忧解难……”这首芙蓉区原创的《民意直通车之歌》,已让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两年来,芙蓉区“群众工作直通车”工程投入专项经费2100余万元、公益性资金5.1亿元,走访群众8.1万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000多条,解决问题8600多个。

  直通车扩容:民情数据库纳9万户居民信息

  “刚来长沙时举目无亲,现在我不仅有了满意工作,还有了一群‘亲人’!”20岁的汨罗女孩彭婷来长沙打工,因学历较低屡屡碰壁,将诉求上传到芙蓉区“群众工作直通车”信息平台后,很快,其住所所在的荷花园街道恒达社区负责人敲开了家门。“社区为我推荐了茶楼收银的工作。”彭婷感动得眼眶红了。

  遇到困难不用怕,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就行了。2012年,芙蓉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直通车”网络调度平台,民情数据库收纳了近9万户居民和4000余家企业档案。民情信息员采录的信息和居民在线传递的诉求,则被细分成交通、环境、水电等18大类,由区群工办调度员第一时间传递给相关责任人的接收系统。两日内签收诉求、实时公布处理进度、限时反馈办理结果、考核体系评价履责情况……工作想拖沓、责任想推诿,都逃不过信息系统的“火眼金睛”。如今,“直通车”网络调度平台再次升级:每个街道都设民情调度员,党员干部照片、联系电话在社区街巷公示,一个个“直通车”QQ群、微博、微信相继建立,“点对点”服务,“键对键”互动,排民难、解民忧不绕弯。

  直通车前行:前7个月新开工项目57个

  “打造‘国际种都’,长沙是首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样描绘他的梦想版图。芙蓉区强势呼应“国际种都”建设,浏阳河以东9.5公里长的滨河大道已完成拆迁,浏阳河东岸风光带也进入规划设计,未来东岸片区将建隆平水稻博物馆、国际种业交易中心、隆平会展中心、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中心“一馆三中心”项目,“隆平新区·国际种都·生态家园”的立体建设格局已初具雏形。

  联企业、联项目,芙蓉区“企业服务直通车”推进“两帮两促”常态化。全区今年铺排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班子、一套办法、一抓到底”,重点难点问题更被列入集中交办表,责任人一目了然,完成日期时刻“倒逼”,全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转型升级星火燎原。

  世茂广场顺利开建,国金中心、豪廷广场加紧施工,万家丽国际MALL、长城宾馆即将竣工;红旗路跨浏阳河大桥、营盘路东延线、人民路提质改造相继动工;围绕“跨河东进、项目攻坚”战略,全年铺排项目112个,前7个月新开工项目57个……芙蓉热土上,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争分夺秒的繁忙景象。

  特色平台遂民意,为民政府惠民生。一辆辆“群众工作直通车”,载着党和政府的温暖,载着党员干部的责任,为60万芙蓉人民开启了一段幸福新旅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敏 周雅如

编辑:易跃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