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15日讯(通讯员 潘祎欣)为扎实推进辖区党员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今年3月份起,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挖掘辖区红色资源,传承宝贵精神财富。文艺路街道湘府社区积极响应街道党工委工作指示,将原长沙临时大学旧址建成长沙临时大学旧址陈列馆,7月1日举行揭幕仪式。7月13日,长沙临时大学旧址陈列馆迎来第一批老党员参观学习,社区副书记黄梦娜为老党员们进行详细讲解。
参观旧址陈列馆 重温红色记忆
7月13日上午,文艺路街道湘府社区党支部老党员们早早来到陈列馆,在黄梦娜的带领下,认真进行参观学习。
长沙临时大学,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奇迹般人才辈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仅仅度过了一个学期。临时大学旧址纪念馆分为“教会学校”“红色印记”“烽火弦歌”三部分,外红砖清水墙的湖南圣经学院显得古朴温厚,留下的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印记,传奇的历史记忆和思索的空间线索。
从最初的湖南省圣经学校校址,到中共长沙近郊区和省会近郊区农民协会机关、红八军军部驻地,再到烽火抗战中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本部,再到如今省政府机关二院湖南金融监督管理局。1926年为壮大革命队伍,建立了中共长沙近郊区委,区委机关就设在圣经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在烽烟战火中被迫南迁,在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齐聚了由朱自清、闻一多等140位一流学者,长沙临时大学成为了烽火抗战中的学术研究之所,更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和未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这幢中西合璧、斑驳陆离的红色外墙历史建筑,历经百年历史淬炼,静立于湖南近现代人文历史的坐标里。
通过此次参观教育活动,党员干部们认真聆听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积极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升华,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湘府社区老党员参观旧址陈列馆,重温红色记忆。
学习《力量》 汲取奋进精神
参观完陈列馆后,老党员们回到会议室,一起观看纪录片《力量》,《力量》这部纪录片运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历者叙述的方式,讲述了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了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的血肉之情。用肩膀搭起解放军过河“桥梁”的伟大沂蒙女性、在革命中“最后一口粮食送前线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人民、可歌可敬的沂蒙六姐妹和沂蒙母亲们……
纪录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战争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在当事人饱含泪水的述说中,感动的老党员们热泪盈眶。回顾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认清现实。《力量》带给人的不仅仅只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必须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深入群众、热忱服务群众,才能够攻坚克难,才能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湘府社区老党员一起观看纪录片《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潘祎欣
编辑:唐甬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furongnews.com/content/2021/07/15/967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