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芙蓉区如何精准发力?
2021-08-03 17:13:05 字号:

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芙蓉区如何精准发力?

7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长沙市芙蓉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会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奋力将芙蓉区打造为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

何谓“标杆”

所谓“标杆”,就是要主动对标、抬高坐标、锁定目标,结合芙蓉区“中心城区”“面积小区”“省委驻区”的特点,向一线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中心城区对标看齐,真正实现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排名中持续争先进位。

“十四五”期间,芙蓉区预计实现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精准发力

要成为“标杆”,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是基础。

未来五年,芙蓉区经济建设怎么干?如何在有限的城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此次党代会做出了响亮回答。

图片

▲芙蓉区浏阳河两岸

重点建设东片区。优化浏阳河以东片区整体规划,实现空间规划、国土规划、产业规划多规融合。加快片区发展,推动西龙片区、韶光片区、远大路沿线片区、隆平生物产业园片区建设更新,实现东部片区、隆平园区、自贸区块联动发展。全面升级交通路网,完善综合配套,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推动浏阳河过河通道、张公岭商业综合体、湘雅二医院新院区、师大附中芙蓉中学、东湖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重塑中央商务区。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央商务区规划。加强空间拓展,高效利用地面空间,推动楼宇商圈腾笼换鸟、商贸业态迭代升级;注重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商业价值。加强转型提质,立足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产业基础、比较优势,聚焦高端业态和形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完善都市风貌集中展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国际商务交流交往、高端时尚主力消费功能,建成中部一流的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图片

▲芙蓉区袁家岭周边

打造中央文化区。整合袁家岭周边区域聚集的剧团、剧院、书城等文化产业资源,依托湖南文化广场(二期)、佳兆业广场等项目,做好“文化+”文章,促进文化与休闲、体育、科技、创意的深度融合,把中央文化区打造成长株潭城市群的文化融合示范区、文化消费引领区、文创产业聚集区,为长沙建设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提供新支点、新亮点。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浏阳河产业带建设。

提升隆平园区。坚持“五好园区”标准,聚焦“种业硅谷”建设,走出一条产业融合、特色引领的路子。精心建设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坚持产业链思维,聚焦新兴服务业创新发展,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现代产业生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种业总部集聚区。

建好自贸片区。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别化、集成性改革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按照“核心区+功能区+联动区”层次,精心谋划用地规划、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紧盯“一主一特一新”产业定位,加快推动自贸总部基地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做优做强农业科技、生物育种等特色产业,推进跨境金融、认证咨询、服务贸易等多领域合作,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打造城市新地标。

深耕四种业态,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消费经济”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图片

▲芙蓉区内的湖南第一高楼国金中心

提高楼宇经济贡献力。深入开展楼宇挖潜增效,加大产业引导资金投入,更新改造老旧楼宇;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形成产业聚集竞争优势;培育亿元楼宇,着力提高楼宇经济质量,带动提升商圈产业层次,推动楼宇标准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建成中部地区楼宇经济发达区。按照“心中有楼、政策进楼、服务上楼、企业满楼”的思路,继续落实重点楼宇“楼长制”,完善楼宇服务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精准度。

提升总部经济聚集度。坚持“筑巢引凤”和“腾笼换鸟”并举,注重引进一批三类“五百强”企业及区域性、结算型、贸易型、研发型总部落户,力争全球性总部企业“破零”。加强总部企业梯队培育,支持本土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根植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让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

图片

▲自贸区长沙片区芙蓉区块

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加快推动商贸、商务、金融、消费的数字化转型,重点聚焦新一代软件信息技术,科学布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辖区重点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一批基础性、引领性应用场景落地,吸引更多优质软件企业和人才落户。

把握消费经济新风口。以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打造“网红芙蓉”“长红芙蓉”。大力挖掘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消费热点,积极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壮大新型消费,推动五一广场、袁家岭、万家丽等核心商圈提质发展。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消费体验区和跨境电商总部基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支持做强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品质生活

图片

▲焕然一新的长沙火车站广场

为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芙蓉区提出要在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运行等方面提升品质,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按“四精五有”要求,完善五一路、芙蓉路、人民路、远大路、红旗路等主干道基础设施,提升便民功能。

围绕“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等重点,建设“15分钟完整社区”,高品质创建一批精美社区。

加快实施湘雅二医院片区、蔡锷中路两厢、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与宜居环境相协调、与历史文化保护相促进。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现危房动态清零,全力推动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不断完善老旧小区和农安小区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新建幼儿园原则上实施公办。

高效治理

图片

▲芙蓉区夜景局部(本文图片均由芙蓉区委宣传部提供)

探索中心城区治理现代化新路径,促进党建引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社会治理“芙蓉样本”。

提升治理社会化水平。以党建带群建,夯实社区治理阵地,加强小区业委会引导管理,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街道、社区联建共建。健全居民议事会制度,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

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环境等违法犯罪问题重拳出击。积极推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区级综合指挥中心,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提高各类风险隐患预警、预防能力。

提升治理专业化水平。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培育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引进法律、医务、心理咨询等专业社工参与社区治理。

观察君(ID:hncstv)注意到,芙蓉区是长沙市各区县(市)中面积最小的区,但小并不等于弱。

亩均GDP全省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 87.2%,成为全省首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破千亿元城区;湖南第一高楼国金中心2020年营收达70亿元,成为中部楼宇标杆……

率先全省实现高中教育免费;与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更实惠;区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入运营,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普惠性养老中心……

经济发展追求人均和亩产,市民生活追求品质和幸福,社会治理追求高效和专业,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洞庭波涌连天雪,芙蓉国里尽朝晖。

来源:长沙观察

编辑:唐甬梅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