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增设扶手栏杆、防滑坡面;公共场所无障碍停车位标识醒目可见;家庭无障碍改造,突出残疾人群体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突出个性化、人性化、标准化,芙蓉区将助残服务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内容一抓到底,全面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建设无障碍社区环境,居民出入更便利
在芙蓉区东湖街道韶光社区,有持证残疾人31人,60岁以上老人850人,80至90岁老人131人。今年10月份,在市、区两级残联的支持下,投入了20万元对社区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
设置无障碍坡道。
韶光社区居民贾远颜,患有肢体三级残疾,一直以来跟随妹妹贾远满一家一起生活。“改造之前社区坡道多、台阶多,对于需要推着轮椅出门的残疾人群体而言,非常不便利,基本只能在待在家里。”说起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贾远满由衷感激:“现在可以有空能推着姐姐出门散心散步,心情舒畅了生活更舒心,这些微‘改造’啊,真的是大‘便利’!”
韶光社区在居民小区多处增设了扶手栏杆,方便老年人出行。
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方便了更多老年人群体。“改造后社区在公共场所、楼梯台阶等都增设了栏杆,有时候走不动了,随时可以靠着栏杆休息。”今年81岁的孙小红说:“虽然是‘小’改造,但真正贴近了老年群体的‘大’需求,生活在社区,居民朋友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越来越强了。”
韶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雄波介绍:“社区老龄化程度高,项目改造充分摸底居民需求,严把工程质量,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推进无障碍坡化改造、增设无障碍护栏、更换破损面砖、增加热熔盲道、无障碍车位等,为社区居民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作为方便残疾人、服务于社会的爱心工程,据了解,今年以来,芙蓉区残联组织开展了3个无障碍社区改造,按照无障碍建设标准,对韶光、恒达、蓉园3个社区内公共活动场地、无障碍车位、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致力为老弱病残等群体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
进行个性化设计,让居家生活“无障碍”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居住的重要场所,有无无障碍设施,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权益实现。今年,芙蓉区着重从全面、优质解决困难残疾人家庭障碍入手,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对13个街道共83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年内将全面竣工。
龙马社区居民张黎光写给区政府、残联和社区的感谢信。
“真心感谢区政府、残联和社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关怀,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12月3日,龙马社区居民张黎光两口子拄着拐杖,带着一封手写的感谢信来到社区服务大厅。张黎光夫妻年事已高,他们的孩子张琦,因车祸致残,导致言语障碍,肢体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活动困难。芙蓉区推进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龙马社区第一时间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困难居民申请了此项目。
张琦就是该项民生实事工程的受惠者之一。根据张琦的需求,在他的家门口安装了扶手并配备轮椅、护理床、沐浴椅等。现在,张琦可以借助无障碍扶手坐上轮椅出来晒晒太阳,散散心,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极大解放了家庭其他劳动力。
家庭无障碍改造,也让更多残疾人群体生活有了新变化。“无障碍改造让咱家里的装潢焕然一新,扶着防滑扶手,阳台还有遥控升降晒衣架,生活安心多了。”在芙蓉区朝阳街道二里牌社区二级视力残疾户冯慧家中,她尝试操作带语音的盲文电饭煲,跟着语音提示步骤,一碗热腾腾的米饭顺利盛出来,幸福笑容也荡漾在她脸上。
“每位残疾人身体情况不同,住宅格局也不同,我们通过开展入户调查、筛选、勘察、设计,根据残疾人生活、出行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改造方案。”芙蓉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家庭的无障碍环境改造,兼顾‘个性化’和‘人性化’,定制‘一户一方案’,由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改造,确保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
打通畅行最后“一米”,社会活动“有爱”“无碍”
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和通畅程度,反映着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
长沙火车站广场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图源:长沙晚报)
长沙火车站人流量大。今年初,芙蓉区对火车站东西广场及周边、长沙火车站广场南边公厕等进行了一系列提质改造,不仅提升了火车站的“颜值”和承载力,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厕所等无障碍设施,让改造更加便民利民。
醒目的黄色、1.2米的标准宽度、旁边还设置提示牌,不仅是长沙火车站广场停车场,在芙蓉区政务服务中心、文体中心、旺旺医院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无障碍停车位规范设置,让残疾人能更加便利地参与公共生活。
芙蓉区实现公共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全覆盖。
占用盲道、无障碍设施破损、标识不清等问题,长期以来为大众所诟病。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芙蓉区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日常监督和检查的重要内容。是否设置了无障碍设施、设置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明显标识等均是督查的重点。对未按标准设置无障碍设施的,则责令限期整改。
打通畅行最后“一米”,真正让残障群体参与社会活动“有爱”“无碍”。今年以来,芙蓉区持续推进政务大厅、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公共文化设施、医院、交通站场等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区内各类公共场所均设置了无障碍设施,覆盖了政务大厅、1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所中小学、16家大型商场超市、11家星级宾馆和区内主次干道及支路。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陆祝玲
编辑:韩阳
本文链接:https://wap.furongnews.com/content/2021/12/06/1049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