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芙蓉之花|柳建国:踏浪前行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2024-10-21 15:04:48 字号:

柳建国在芙蓉区生活了近70年,是湘湖街道的“原住民”,同时他的生活轨迹与时代发展中的湘湖密切相连,几十年来,柳建国作为三湘南湖大市场的参与者之一,亲身经历了这片热土的沧桑巨变,倾心投身于湘湖从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每个阶段。

图片

柳建国与社区书记交流小区党建、小区治理工作

潮起:“是省内上规模的大型渔场”

“湘湖渔场虽然面积不大,却产鱼丰富,是省内上规模的大型渔场。”柳建国相当自豪地说起湘湖渔场,在计划经济年代,渔场能为长沙城区三分之二的居民提供优质鲜鱼。

图片

1964年12月28日,东屯渡渔场更名为湘湖渔场

渔场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长沙郊区东屯渡农场,1964年,一件事改变了农场的发展历程。彼时,国家修建京广铁路复线,在农场内遗留了许多取土坑洞,农场正为怎样处置这些“坑洞”发愁,有人提出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利用现存“坑洞”养鱼!湘湖渔场便由此而生,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场员工,开始告别传统耕作,挽起裤子专业养鱼。

1975年,柳建国在农学院兽医专业进修毕业,1993年开始一直任湘湖奶牛场场长和兽医,对渔业养殖也颇有信心,便积极学习、参与探索养鱼模式,在渔场工作的几年时间,也懂得了利用污水科学养鱼,实行多品种混合养鱼的低本高产的基本原理。柳建国告诉记者,“渔业生产从每年几千担跃升到近四万担的记录,成为全省郊区鲜鱼产量最多、单产最高的农业地区。”

澎湃:“成功转型为专业大市场”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到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湘湖渔民越来越感觉到,养鱼已经不能承载新一轮发展的需要。不办渔场,那办什么?这成为1800名渔民最关心的问题。

回忆起90年代紧迫形势,渔民们前途未知,柳建国无不钦佩地说:“尽管填湖意味着停产,一旦停产可能短期内没有收入,但湘湖渔民敢为人先、团结一心,下定了决心转型。”没有建设资金就开创“预交租金”模式,边筹措资金边开工建设。

图片

1993年三湘南湖大市场建材城动工,同年8月8日开业

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招商、管理,柳建国都深度参与。1993年,湘湖渔民填埋经营了近30年的鱼塘,建立了中南地区第一个规模最大、批零兼营的家居建材专业市场——南湖大市场。随后,灯石大市场、三湘大市场、三湘汽配城、家居广场等12家企业(市场)相继建成。1997年,湘湖渔场也升级为长沙市湘湖管理局。

发展不是一时的辉煌,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受外来超市和本土专业市场挤压,早期成形的市场群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备以及管理难的弊病开始显现。“对12家企业(市场)重组合并后,联合组建成立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实业总公司,统一管理。”柳建国回忆到,2002年,整合分散的市场为三湘南湖大市场,分家电城、建材城、灯饰城、汽配城等4个片区。

随着市民家装观念的转变,灯具、石材、地板、洁具、布艺……一件件工艺产品汇聚在此。因秉承“文明、诚信、合作、奉献”理念,恪守“一诺千金、真诚服务”的经营宗旨,市场内顾客络绎不绝,被赞誉为“老百姓的放心市场”。

蓝海:“迎来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

前几年受电商的冲击,市场面临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新的产业支撑,数字化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早在2015年,柳建国就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当时湘湖的家底,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转型,可以继续分享红利,转型,又是新一轮的挑战。经过数次讨论并全体投票后,湘湖决定,抢抓新机,投资5亿元,新建一栋高层商务楼宇(三湘南湖大厦),为数字经济创造发展空间。

图片

位于芙蓉区的湖南5G应用生态产业园是全省首个以5G应用为主导的产业园

2022年,湖南省移动公司与芙蓉区政府、三湘南湖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湖南5G应用生态产业园。湖南省移动公司为三湘南湖大厦授予“湖南移动5G应用生态基地”牌匾,全省首个以5G应用为主导的产业园正式落成开放。

退休后的柳建国,依旧居住在生养他的湘湖,满怀热情地参与市场和小区的治理,每天出了滨湖嘉园小区,步行10分钟,就到了三湘南湖大厦,望着这片曾经鱼塘遍布,如今高楼林立的地方,他的心中感慨万千。“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了湘湖旧日的渔歌,变成了实现梦想的蓝海,我们正是那股不息潮流中,勇敢追梦的浪花。”柳建国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又闪烁着对幸福生活的满足与喜悦。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信

编辑:赵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