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庄茗淇时,是在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的走廊里。这位扎起高马尾的年轻教师风风火火地小跑着穿过人群,手中笔记本的日程表上映着密集而颜色各异的方块:课堂教学、智慧教育、新校区筹办事务……对庄茗淇而言,“老师”的标签或许不足以概括工作的复杂性,她是28岁的物理教师,是芙蓉区最年轻的校级干部,也是学生口中“徒手镇全场的压姐”。
从公费师范生到教学骨干,从被家长拍桌质问的菜鸟班主任到独当一面的学校管理者,这条路上写满“不可能”——接手全年级最让人头疼的班级时,老教师断言“这姑娘撑不过期中”;初任教务处主任时,有家长质疑“黄毛丫头能管好学校?”;筹建新校区时,前辈们担心“小年轻真能教学教研行政一肩挑?”但这位信奉“用行动对抗虚无”的90后教师,硬是把问号拉成了惊叹号。在她看来,教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用曾经被照亮的灵魂,再去点燃更多年轻的生命。
种子的觉醒:从讲台下到讲台上的跋涉
十三年前的蝉鸣声里,湖南师大附中教室里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女,在一位位诲人不倦的老师的熏陶下,深刻体会到“好的老师是生命的摆渡人”,也逐渐萌生了未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念头。在同龄人还未立志立业之时,庄茗淇已凭借优异的成绩,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2019年,庄茗淇以华中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身份毕业,带着热爱、责任与坚守回到长沙市芙蓉区任教。而一直在“名校”学习的庄茗淇,把“身边统计学”不自觉地当成了对教育事业想象的范本,然而,现实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初入职场,庄茗淇就被任命为初三毕业班班主任,接替一位休产假的优秀教师。当时,同学们对这位新班主任充满抗拒。“这个毕业班在当时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班级之一,班级凝聚力也很强,不少学生对之前的班主任感情很深,觉得是我挤走了原来的老师,家长们也会把我跟前面的班主任进行比较。”面对压力,庄茗淇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每天早早到校,陪着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训练,巧妙调动学生们对前班主任的感情来提升全班的学习积极性,耐心面对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充分听取每一个孩子的意见……如庄茗淇所热爱的教育事业那样,所有的付出都会慢慢开花结果,在带的毕业班顺利毕业后,她还依然会收到同学们的手写信。“他们说我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不仅仅是老师,更是朋友。”
破茧时刻:从“魔头”到“压姐”
如果说临危受命接管本就优秀的班级是一场能力的测验,那么接手令人头疼的“烫手山芋”就是一场对心态、能力与意志力综合全面的大考。在带出优秀毕业班后,庄茗淇接手了当时全年级最让人头疼的班级。在担任班主任之余,她还同时负责四个班的物理课程,并且还担任物理教研组的备课组长——那段时光是庄茗淇心中最“一地鸡毛”的片段,但也是她成长最快的一段旅程。“成绩差其实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纪律、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接手全年级最让人头疼的班级那天,同事劝我做好心理准备。”庄茗淇笑着回忆那段“暗黑时刻”:学生上课睡觉、扯皮打架、作业拖欠、家长不配合……最严重的一次,是班上的两位男同学在课堂上突然大打出手,而在她联系家长来校后,醉酒的一名家长突然冲进办公室拍桌质问。“家长冲进办公室时,我整个人是懵的,但必须立刻稳住情绪解决问题。”她坦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不仅要管学习,还要调解家庭矛盾、应对突发状况,“教育的本质或许是处理‘一地鸡毛’,但鸡毛扫干净了,才能看见成长”。
“抓常规、抓纪律”成为了庄茗淇破局的切入口。一次“外号事件”让她至今难忘。学生给她起侮辱性绰号,被她当场撞破。庄茗淇没有发怒,而是召开班会让学生反思:“如果你们不懂感恩,我可以离开。”这场风波意外唤醒了班级的凝聚力,调皮的学生开始主动维护班级秩序。一次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有学生手写庄老师姓氏时把“庄”笔误成了“压”,从此大家将错就错,给庄老师冠上了“压姐”的昵称,曾经的侮辱性绰号再也没人提起了。“教育最难的,是把‘对抗’变成‘共情’。”庄茗淇说。后来她像侦探般精准切入:从课堂纪律到“两操”管理制定47条班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创新数字化智慧课堂模式。当班级突然开始产生讲“荤段子”的风气时,她反而将其转化为青春期教育契机,带着从街道社区借来的防性侵手册开起“科学坦率”的性教育主题班会。她陪不守纪律的学生留校反思,用一个月整顿班级纪律,最终带领“垫底班级”逆袭为年级前列。这段经历让她明白:“教育没有捷径,只有用付出换信任。”
多维成长:从教学骨干到行政新星
教学历程中,庄茗淇也经历了不少提起来不禁莞尔的故事。在一次需要以其他学校的学生为教学对象的公开课比赛时,庄茗淇精心设计了“淀粉溶液写加密信件再被碘酒破译”的环节。然而由于时间紧张,信件上的内容只来得及在课前才匆匆书写,上面还有未干而清晰的水印。当庄茗淇问“大家看得见信上写的什么吗?”而一直听到学生们“看得见”的回答时,庄茗淇只得大心脏“破罐破摔”硬着头皮继续推进,这也引起了在座评委老师们的会心一笑,本来严肃紧张的公开课却突然气氛放松了下来。后来,庄茗淇以此为鉴深化创新,打磨出人生中的第一节省级公开课。
6年间,庄茗淇的身份不断转变:物理教师、班主任、备课组长、现教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如今,新的岗位又让她有了新的思考:“管理老师和管理学生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不在‘管’,而在‘理’,不仅要有制度,更要有温度。”2024年,她被选派至长沙市委党校参加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与资深校长“同台竞技”。作为全场最年轻的学员,她以“问题班级逆袭记”的实战经验打动大家,最终获得“优秀学员”的荣誉。“初生牛犊不怕虎,资历浅反而敢放开讲。”她笑道。
从被质疑的“菜鸟”到独当一面的管理者,庄茗淇以“一地鸡毛”的琐碎织就学生成长的经纬。课堂上的身影、深夜的思考、新校区的规划图纸,都在诠释她信奉的座右铭:教育不是高悬的理想,而是躬身清扫每一片狼藉,在对抗与共情中点燃一盏灯。如今的她依然在校园内忙碌穿梭,正如当年那个笃定的师范生——师者若舟,渡人亦渡己。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诚植
编辑:赵婧
本文链接:https://wap.furongnews.com/content/646949/58/14955377.html